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海南州生态环境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2-02-14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府文件

海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南州财政“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2-14 浏览次数: 【字体:

  各县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

  《海南州财政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已经十五届州政府党组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129         

海南州财政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根据《青海财政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海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财政工作,深入分析十四五时期财政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十四五时期海南州财政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推进现代财税体制,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海南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的总体评估 

  十三五时期是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五年,是全州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最多的五年,也是财政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财政厅的关心支持下,全州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州委、省州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一优两高发展战略为目标,聚焦打赢三大攻坚战,全州财政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财政管理水平实现新提升,有力地支持了全州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时期确定的各项任务,有力推动了全州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全州地方财政总财力持续增长。五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协调税务等执法部门,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积极应对营改增、经济下行、减税降费政策影响,面对疫情,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坚持做好组织收入原则不动摇,扎实做好开源节流工作,切实加大税费征管力度,保持了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态势。紧紧抓住国家政策导向,立足海南实际,充分反映海南的特殊因素,全力争取项目,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了全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在切实抓好自有收入的同时,将争取转移支付补助作为稳定增长财力的重要措施,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争取支持,保持了转移支付补助持续增加的良好局面,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十三五末,上级补助收入累计483.8亿元,年均增长5.68% 

  十三五期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从2015104.7亿元增加到2020144亿元,年均增长5.47%。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9.8亿元增加到202013.7亿元,年均增长5.75%;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1599.75亿元增加到2020128.7亿元,年均增长4.34%;全州政府基金预算收入20151.1亿元增加到20201.48亿元,年均增长4.73% 

  (二)民生投入持续增加。五年来,全州财政部门始终将民生事业的发展作为财政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不断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力度,确保全州各族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方面切实发挥了保障作用,确保了全州各族群众共享普惠得到最大实惠。五年来,全州财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向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就业、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累计投入432亿元,年均增长5.45%,是十二五末的1.37倍。民生重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以上。 

  (三)全州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发展。五年来,全州财政部门紧跟国家财政部和省财政厅提出的财政改革目标,积极作为,增强财政管理效能,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改革。按照统筹使用、打破基数、加强审核、硬化约束的原则,在全州范围内推行零基预算编制改革,有效减少代编预算,破除预算单位固有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式,强化编准、编实、编细项目预算的能力。二是提前预算编制时间。财政部门每年7月份开始着手编制下年度收支预算工作、三年财政滚动规划和部门滚动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和实效性。三是部门预算改革定员定额标准体系不断健全,三公经费支出得以从严控制,预算编制严格履行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提升了预算编制的严肃性,进一步完善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构成的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四是国库集中支付全面完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任务,实现了财政资金和预算单位全覆盖。公务卡制度全面建立,覆盖面不断扩大,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和预警机制覆盖州县两级财政。财政专户清理和规范管理达到规定的要求。五是非税收入按照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要求,依托金财工程系统平台,顺利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票据改革,将行政事业单位出租收入全部纳入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收缴管理实现了全覆盖。六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和监督检查力度,健全政府采购全流程内控制度。开通了政采云一站式政府采购云平台,全面提升政府采购工作效率,采购行为更加规范,采购程序更加公平公正,推动政府采购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七是绩效管理方面建立完善了州对州直部门、州对县、县对县直部门、县对乡镇预算综合绩效考评方案和指标体系,实现了州县乡三级预算综合考评机制步入常态化,预算部门管理综合考评全覆盖。考评结果应用倒逼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预算,提高了资金支出使用效益。八是政府债务管理,从借、用、还、管等方面全面规范管理,完成了政府债务从量清理甄别任务。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隐性债务实行月报告制,实现了债务风险预警管理目标。截止2020年末,全州债务风险可控。九是财政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对大平台、核心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为财政改革顺利进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十是财政事权支出责任划分、中期财政管理规划、营改增、减税降费按照要求稳步推进,探索了经验,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一是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大对重大财税政策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民生领域资金,三江源生态补偿资金,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江苏援建资金、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财政内部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加大了通报和整改力度,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使用。十二是全州金融业发展稳步有序。货币信贷市场稳健发展,全州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机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作、功能互补的框架体系。经济实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不断推进金融服务三农工作,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有力推进。全面加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十三五时期全州财政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建立现代财政的重点要求和目标相比,还存在一些不仍忽视的问题 

  1. 财政收入与刚性支出之间的矛盾日趋严峻。财政收入形势严峻我州财政自有收入增长面临很大压力,上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幅也将放缓,再加上执行国家进一步的减税降费政策,我州财政收入增幅预期将低于十三五时期 “十四五时期,财政刚性支出压力大。除了六稳”“六保和重大项目建设等传统刚性支出,加强生态环保建设,支持新发展格局,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支出等,财政刚性支出需求强烈,预算平衡压力持续增大。 

  2. 预算管理制度不够精细。支出结构不尽合理,预算约束力不强,资金配置效率有待提高。项目储备不充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基层财政和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薄弱,基础工作不扎实,绩效管理有待提高财经纪律偏松偏软,监管机制有待加强。政府债务风险不容忽视。财政可持续性风险增加。各级财政干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十四五期间我州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州经济步入降速度、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常态时期,是全州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之国内外、地区间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现,财政收入低速增长将成为常态,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压力巨大,整体改革发展既面临历史性的机遇,又面临巨大的困难。 

  (一) 十四五期间我州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的历史性机遇 

  1. 实现了十三五发展目标,形成了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牢固树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海南在全省大局中的地位,细化作出“加快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建成海南州碳中和示范区”“推动实施泛共和盆地崛起”,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口援青、新能源建设、文化旅游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对解决突出矛盾、增进公平效率有力有效的重大政策,对于补齐我州在铁路、公路、机场等领域短板,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加强农村水、电、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产业升级,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同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使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将为财政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对涉藏区稳定发展进行了新的、部署,支持涉藏地区发展的措施不断完善,将对提高财政保障能力,起到推动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将加大投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同时我州各级财政应承担的支出责任更趋明晰,支出责任与财力水平更趋匹配,各级财政的财力将从制度上得到更进一步的保障。 

  3. 营改增工作全面完成,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中央将加大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扶持力度,将进一步缓解民族地区地方财政的压力。财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财政支付一体化的实现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将解决财政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财政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显著增强。 

  4. 数字经济的崛起,海南州加速大数据产业布局,牢牢抓住全国算力产业转移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建成集数据存储、多元算力于一体的西北高原数都和全国重要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使数据产业成为拉动海南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5. 高原清洁能源开发综合利用。依托全州资源优势,围绕太阳能、水资源、风能资源和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支撑生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全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和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为依托,推动千万千瓦级示范基地和西电东输主力基地为契机的发展机遇。 

  (二) 十四五期间我州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1. 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后续财源不足。传统政策的边际效应在逐步递减,受新能源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因连年高速增长导致基数很大,加之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的影响,社会投资能力和意愿不足,后续投资增长也将趋于放缓,特别是增值税、所得税等主题税种增长空间有限,像耕地占用税等一次性税源将逐渐枯竭,加之全州工业企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产业链、价值链在低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缺乏竞争优势,支持财政的税源力量不强,后续财力不足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2. 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平衡预算难度很大。十三五期间,全州地方财政收入虽然保持了个位数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个位数增长是全州各级财政部门千方百计挖潜增收得以实现的,再加上光伏园区征收的一次性耕地占用税抬高了基数,继续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等因素的影响,今后一段时期,全州地方财政收入低速增长将会是一种常态。与之相反,财政支出则呈现刚性增长态势,有更多的人、更多的地方需要提供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刚性需求进一步加大。特别是社会保障、生态环保、改革需要兜底的事项等增长需求仍然较大,加之我州地方政府债务进入还款高峰期后偿债压力持续加大,且能够清理动用的存量资金已经很少,加之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矛盾将会进一步凸显。进一步加重了收支平衡的难度,财政困难将进一步显现。为确保财政领域不出现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必须高度重视财政可持续性问题,未雨绸缪,强化应对。 

  3. 争取上级专项难度加大。十三五末以来,从全国各地收入形势分析来看,由于经济下行和疫情等原因,财政支出普遍下降,中央财政已经对部分项目支出按照从严从紧、能压尽压的原则适当减少安排,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量明显放缓,部分专项转移支付大幅度减少,全州又是严重依赖中央补助的地区,各地在资金争取工作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难度将不断加大。另外,全州各级部门项目储备较滞后,由于项目可研、论证、土地等相关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不扎实,致使一般专项和债券资金申报到位后,出现项目无法落地,造成项目实施单位推进项目较缓慢等现象。 

  4. 部门预算编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末年终预算执行结果看,部门在年初编制预算时数据不准、不细、不实,在年初预算安排之外又提出追加支出的事项,一些部门仍然存在在民生政策上大包大揽”“贪大求全的现象,未做到部门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相结合,预算执行中刚性约束不够自觉,列入预算的专项无法实现支出,预算资金存在闲置和趴账等问题。一些部门和地区没有真正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大手大脚花钱跑冒滴漏问题比较普遍,财政资金损失浪费比较严重。一些部门和地区甚至违反财经纪律,存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的现象。一些部门和地区不考虑财政承受能力,违反政府债务管理相关规定,擅自违规举借债务,形成政府隐性债务等。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做好今后的财政工作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为此,全州上下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抓住主要矛盾,在困难中寻找差距,在逆境中找准突破口,不断加强财政政策执行和资金统筹,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安排预算,重点抓好收支管理,切实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三、十四五时期我州财政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以及十三届省委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以培育四种经济形态、创建五个示范省为重点,以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切入点,扎实做好六保、六稳,积极支持实施一优两高战略战略部署,以造福人民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路径,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四大产业为牵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推动泛共和盆子崛起。同时,着眼于建立现代财税体制,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按照壮大财力、提高质量,调整结构、提升绩效,夯基固本、强化管理,应变创新、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改革完善财税体制,坚持预算的规模性管理与结构性管理并行,统筹好基础性管理措施的强化固化和创新性改革举措的试验实践,促进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的良性循环互动,夯实十四五时期海南财政整体治理、系统推进的基础,为我州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更加有效的财税体制保障、财税政策支持和综合财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增收节支,增强财政可持续能力统筹各类资源,在确保收入应收尽收的同时,将依托行政权力和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各项收入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将财政各类收入纳入部门或单位预算。同时,进一步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量力而行提高民生水平,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配置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下大力气整治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强化预算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增强各级财政的可持续能力。 

  2.  坚持服务大局,保障重点支出按照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和我州十四五发展规划,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战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泛共和盆地崛起等,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筹集资金支持好我州十四五期间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改革,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责任,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提升民生水平、推进平安海南建设等方面主动作为,支持我州经济社会较好较快发展。 

  3. 坚持深化改革,建立机制创新体系。修订完善部门预算管理、国库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政府债务管理、政府采购、财政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善州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收入划分改革,完善现代税收制。完善州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立规范、安全、高效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推动依法依规理财。 

  4. 坚持强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以贯彻实施《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为抓手,着眼于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在挖掘潜力、规范管理、提高效率、释放活力上下狠功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和财政项目库建设。加强内控管理,织牢织密财政工作规范准则,进一步细化完善预算管理中的制度建设、刚性执行、监督检查等各环节、全流程的管理,强化预算安排同执行、评审、审计、绩效的挂钩机制,以结果为导向推动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与人大、纪检监察、发展改革、审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以开门办财政倒逼工作提升。 

  (三)目标任务 

  全州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财税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现代财税制度基本建立,支撑全州全州国民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财政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显著提高,支持一优两高战略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1. 财政保障能力明显提升。财政收支规模进一步扩大,争取上级专项和补助取得新突破,现代财税制度逐步建立,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收支平衡能力显著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明显提升。 

  2. 财政改革取得扎实成效。政府四本预算职责清晰,建立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作用增强;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更趋科学合理;州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基本完成,地方税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3. 财政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部门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立,项目库建设管理的作用有效发挥,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得到有效落实,政府采购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得到加强,政府债务规模得到有效控制,现代财政监督体系基本建立,会计管理改革取得突破,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完成。 

  (四)发展目标 

  1. 全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规模。财政收入到2025年末预计年均增长5%左右财政支出到2025年末预计年均3%---5%中低速增长。 

  2. 全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规模保持合理适度增长。 

  3. 全州政府债务管理既要通过依法合理适度举债,有效弥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项目的资金不足,形成优质资产,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又要把握地方政府负债与债务风险的平衡,消化存量,调控增量,把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应急处置、考核问责等机制,坚决防止地方政府债务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 

  4. 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财政分配调节功能,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原则,完善公共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提高民生投入效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州各族人民群众。 

  5. 立足海南实际,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切实改进预算管理,强化和规范财政支出,完善税收制度,严格落实事权和支出责任。到2025年末建成较为完善的现代财税制度。 

  6. 财政管理新机制,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将财政八五普法工作,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全过程,硬化预算约束,加强依法征管,强化预算执行,健全内控制度,规范理财行为,提高绩效管理,构建权责对等、有效制衡、执行有力的财政管理新机制。 

  四、十四五财政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1.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系统。以全面建成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系统为主,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提供信息化支撑。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载体,将统一管理规则嵌入信息系统,提高项目储备、预算编审、预算调整和调剂、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决算和报告等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水平,逐步实现对预算管理权流程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保证各级预算管理规范高效。厘清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收支范围,全面建立县级以上政府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使用管理,探索性建立县级重大项目资金监管体系。与全州重点项目库拟建设项目、重大改革领域做好衔接,支撑全州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将依托行政权力和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各项收入以及特许经营权拍卖收入等按规定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加强部门和单位对各类经济资源的统一管理,依法依规将取得的各类收入纳入部门或单位预算。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的比例。 

  2. 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和评估,加强三年支出规划对年度预算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年度预算的编制必须在中期财政规划框架下进行。做好国家宏观政策、十四五重点规划、行业发展规划、部门中心工作与三年支出规划,以及项目谋划和储备工作的有效衔接,合理控制资金安排的力度和节奏,发挥中期规划对年度预算约束作用,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探索以第三方服务为手段的中期财政规划评估体系,构建更加合理的财政规划体系和后期指导服务工作,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定实定细分类处置举措,采取加大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力度等手段,保障预算年度间平稳运行。 

  3. 建立健全科学完备动态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打破资金原有分配固化的格局,充分利用好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建设,促进全州整体财政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不断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和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单项标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综合统筹好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物价变动和财力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调整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优化分类分档标准体系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好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强项目库约束,以全州项目库为准、以全州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通用和专用定额标准制定,制定机关运行经费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 

  4. 深化综合预算编制改革。提高综合预算编制水平,要统筹管理,强化编制目的。可行分类,简化编制方法。收支合规,适当政府调控。实行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部门预算反映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所有预算资金的收支和其他各项收支。结合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入实施零基预算,坚持预算安排与重大战略政策、部门职能职责、实际工作量相结合,严格按支出标准和相关管理办法核定,全力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项目支出实行项目库管理,并建立健全项目入库评审机制和项目滚动管理机制,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全面有序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5.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规范政府和部门收支预算执行的管理流程和规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将预算执行业务与一体化系统深度融合,贯通预算收支数据信息,实现预算执行全流程动态反映和有效实时控制。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收付电子化管理,实现财政资金无纸化安全高效运行。积极与全州数字化城市建设端口对接,强化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加强直达资金常态化动态监控管理,实现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做好资金的普惠性导向。深入推进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健全现代财政财务报告体系,有效控制政府运行成本,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6. 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统筹好与州直部门、县级单位等的绩效目标,探索引进第三方绩效评估模式,逐步将预算绩效管理范围覆盖各级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资金;结合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要求,拓宽预算绩效管理模式,逐步从部门项目支出拓宽到部门整体支出和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绩效目标及指标能够充分反映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和效果,并于相应的预算资金额度相匹配;提高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绩效评价力度,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范围从部分预算主管部门扩大到主要预算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绩效监督做到适时适当、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能够切实反映绩效目标的当前和预期实现程度。绩效评价能够客观公正、全面透明的分析评价结论。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更好地提供预算安排的科学性支撑,健全预算绩效信息反馈、报告、通报、公开、监督应用等机制;将预算绩效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决策、财 政预算安排、政策制度完善、管理机制优化的重要依据和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基础,以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构为基础,以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手段,以绩效评价信息系统建设为支撑,以充实规范社会力量参与绩效评价为支持,以预算绩效管理监督检查开展为保障,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7. 推进政府预决算公开。进一步加快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拓展预决算公开范围,除涉密信息外,将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和单位的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全部纳入公开范围。细化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预决算支出公开到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经济分类科目的款级,政府债务、机关运行经费、政府采购、财政专户资金等,也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继续推进预算绩效信息公开。对公开过程中社会关切的问题,及时回应、规范整改、完善制度。 

  (二)深化州与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确立合理有序的财力格局。 

  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对权责划分、事权划分、支出责任划分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落实好州县两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理顺州县的财政分配关系。结合落实政策需要与财力可能,合理安排共同财政事权支出责任和专项安排规模,重点加强对基本民生、基层三保、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资金保障,支撑好全州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保障,落实好省和州上重大决策部署。在保持现行州县收入分享制度框架总体稳定,格局大体不变的前提下,建立完善州县税收共享机制,保证县级财政有稳定收入来源。积极跟进财政厅的调整步伐,增强州县政府的统筹调控能力和支出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县级财政的支出行为,改善县级财力均衡度,加大因素法争取力度,提高县级财力保障水平。 

  (三)深化税制改革,健全完善地方税体系。 

  健全完善地方税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统一部署的税收制度改革政策措施,逐步按照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加大对增值税、消费税、水资源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非税收入等改革力度。结合税收改革总体要求,积极培育房地产税、所得税、水资源税、契税等作为地方主体税种。在地方税权范围内,按照要求,做好水资源税开征后收入合理性划分,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地方税收调控体系和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与全国碳交易市场的相关税收体系结合,探索性建设全州碳交易税收体系,稳步推进税制改革。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密切关注国家和省级税制改革动向,积极跟进各类税制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大规模降税降费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税收优惠政策备案审查、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维护财税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从严控制新增收费项目,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和社会负担。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1. 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严格按照《青海省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有力有序推进省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改进和优化政府集中采购,完善政府采购代理和评审机制,积极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推动互联网+政府采购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完善政采云一站式政府采购云平台,准确掌握各类市场主体信息和实时交易数据,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防范腐败,推动廉洁政府和阳光政府建设。探索完善行政裁决制,逐步确立以优质优价采购结果和用户反馈为导向,采购主体职责清晰、交易规则科学高效、监管机制健全、政策功能完备、法律制度完善、技术支撑先进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 

  2. 规范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依法构建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落实各级财政债务管理职责权限,合理确定分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一般债务限额与税收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匹配,专项债务限额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及项目收益相匹配,涉及财政支出的全部依法纳入预算管理,完善以债务率为主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健全地方政府偿债能力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也可探索采用第三方评估的方式进行。全面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和预算评审,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结果应用,有效前移风险防控关口。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监管,依法健全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向企事业单位拨款机制,严禁地方政府以企业债形式增加隐性债务。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加强全州政府债券项目库建设管理,形成专项债券项目储备、评估遴选等工作机制。健全偿债保障机制,确保还本付息资金按时、足额到账。严格执行隐性债务化解方案,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落实制定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办法,从严整治举债乱象,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加强督查审计问责,严格落实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坚决防止风险累积形成系统性风险。 

  3.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依法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全面落实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建立国有资产监管长效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加强存量资产管理,探索资产调剂机制,优化新增资产配置。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放管服改革和资产绩效评价,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资产管理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作用,构建资产共享共用平台,促进资源集中合理有效利用,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4. 构建现代财政监督体系。一是紧紧围绕全州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建立州县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相互制衡和协调的管理机制。加强财政部门监督评价机构、会计资产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联合监管,完善财政部门与其他监督部门及预算管理部门财会监督衔接联动机制,将重大财税政策落实、预算管理、会计质量、绩效评价、内部控制等监督评价有机整合,聚焦会计法规准则制度的执行,落实监督评价融合管理的有效模式。二是充分利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逐步健全和完善互联网+监督新型方式。运用好双随机一公开、信用平台等机制,构建部门间信息共享、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多层次、网络化的财政监督体系,履行会计监督检查工作,推动监督检查结果执行与失信主体联合惩戒制度相衔接,加强责任追究,发挥财会监督评价重要作用。三是加强风险评估,突出监管重点。加大对重大财税政策执行、重大财税改革措施落实和重大财政资金投入使用、《预算法》和《会计法》等重要财政法律法规实施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关口前移,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检查约谈制度,注重日常预警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同时,发挥部门绩效评价在监督评价中的作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执业质量监督效能,有力维护经济秩序和市场秩序。 

  5. 深化会计制度改革。建立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机制,强化部门财务报告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管理使用,探索内控建设与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目标考核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优势,开展会计核算模式创新,夯实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加强高层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推广管理会计的实践与应用,大力推进全州会计人才培养工程。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继续构建初、中、高级层次清晰、相互衔接、体系完整的会计人员职称评价体系。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和数字化数据库,完善守信联合机制、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深入开展会计理论研究。 

  6. 实现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金融业对地方经济的支撑力和渗透力,充分利用金融纽带作用,全面提升金融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一是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政策灵活性和针对性。将金融业作为海南州发展建设的重要引擎,发挥好金融在全州国民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构建协调机制,加强协作配合,推动金融业加快发展。协助完善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层次多样、效果显著的金融产业政策体系。利用5年时间,努力把海南州建成金融环境运行安全区和金融发展稳定区。二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持续发展。协助推动辖内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创新,积极培育村镇银行、民间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整合做强融资性担保机构,探索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着力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十四五期间,积极引导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公司的筹(组)建,加大对融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典当行等七类机构的分类监管,确保行业依法合规稳健运行。三是积极创新金融思路,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按照国家金融形势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服务经济实体能力,继续引导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十四五期间,存贷款余额实现稳定增长,辖内金融机构平稳运行,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配合分行海南州中心支行,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成果,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机制和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机制;持续做好地方金融企业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扎实推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整治工作。 

  五、十四五时期财政支持全州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 

  (一)围绕生态保护优先,聚焦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支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支持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支持推进污染防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强化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完善生态安全屏障。 

  (二)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人才强省战略,推进人才工程提质增效,以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为契机,加快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进程,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进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支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支持推进财政金融融合发展,有效发挥财政金融联动作用,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统筹联动机制,加大科技投入。 

  (三)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的争取力度。加强过渡期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管理,提升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各级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需要及财力情况,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 

  (四)围绕推进高品质生活,聚焦支持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继续支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支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促进居民增收,继续支持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努力提升文化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全力支持开展平安海南建设。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